房产过户咨询师

姚奋飞
 继承过户 
 夫妻更名 
 公积金贷款 
 直系亲属过户 
 税费精算 
 房贷转利率 
 赠与过户 
 买卖过户 

帮我过户

感叹:民营规模房企只剩下10家公司了

虽然近期也出台了一些示范民企的帮扶政策,但是对于整个行业庞大的民营军团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啊,规模民企估计最多只会剩下10家左右。

虽然近期也出台了一些示范民企的帮扶政策,但是对于整个行业庞大的民营军团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啊,规模民企估计最多只会剩下10家左右。

根据目前市场环境+内部情况的深入了解,汇总了一些基本上可以活下去的规模民营房企,为大家解析一下各自的一些特点。

1

龙湖:长期主义的领跑者

龙湖集团,其实大家都不会特别陌生,特别是近期惊险的“24小时"过后,资本市场也给出了最明确的答案:龙湖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,绝对是民企之光。

龙湖其实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极度自律的财务管理策略,坚持不借贵的钱。就是很简单的道理,就是在好的市场环境下,也不用高杠杆策略作为经营导向。

财务严苛自律,经营管理导向意识较强,早期就是通过产品驱动业务,所以在很多城市布局方面都有很强的客户口碑积累。

龙湖的战略导向也是行业少有的,“扩纵深、近城区、控规模、持商业”看是简单实际执行是非常困难的,特别是在当时那种市场热闹的环境下,真正的能够抵得住规模的诱惑。

整体看来,龙湖长期坚持着城市深耕战略,体现了企业战略力的稳健性。在此战略的指引下,投拓力度始终量入为出,保证新增土储质量的同时也保持着拿地规模的发展。

2

旭辉:组织管理的巅峰

提到旭辉,其实我在之前也写过多次。特别对于旭辉的组织管理体系,确实目前在行业里面就是顶尖水平。

旭辉每次大跨越发展,都离不开组织管理+人才输入。简单来说,旭辉是一家非常重视管理效益的公司,从战略到执行都围绕人,解决了组织问题也就相当于把合适的人放在了最合适的位置上。

旭辉在规模,融资,增长三个维度方面做到了相对的平衡,特别是2020年以后的旭辉,在权益方面明显的得到提升,也反映出了旭辉对于有质量的增长逻辑得到了验证。

在2021年末,旭辉成功进入“绿档”;全年融资成本同比下降0.4个百分点,至5.0%;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为16%,年内仅有一笔余额14.8亿元的境外债到期;截至期末,旭辉在手现金467亿元,被监管资金仅占36%。

旭辉集团一直善于合作经营,在江湖口碑方面一直不错。特别是人才口碑一直处于一线阵营,所以综合来看旭辉也是追求长期主义的优秀民企。

3

新城:双轮驱动极致代表

新城控股,给我的个人感觉就是一家还是专注商业地产的企业。整体投资逻辑聚焦在三四线的商业综合体为主,所以在一二线城市很少有出圈的住宅产品。

正是这种运营逻辑,也就正好赶上了高周转时代的红利,一手商业持有,一手高周转住宅销售,现金流充裕,财务稳健。

另外一个方面,新城在之前有一段时间有点过于飘忽,有点孤独求败的赶脚。个人来说是不太现实的,新城整体的经营水平还是达不到标杆级别。

或许经历了那场全国人都知道的浩劫之后,新城控股甩掉了一些包袱,轻装上阵迎来了转机,整体来看大商业也给新城稳定了现金流。

综合来说新城控股是可以活下去的,但是长远来看,新城控股必须要加强一二线的住宅布局,或许能在口碑方面提升一个档次。

4

碧桂园:无敌的现金流导向战略

其实碧桂园很多方面都强于很多标杆房企,在我看来尤其在于它是将现金流管控做到极致的公司,整个行业是屈指可数的存在。

碧桂园对于财务投资+项目经营导向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端口来看,其他一切都是围绕项目经营端口服务,所以对于企业的现金流管控可以做到极致。

所以说碧桂园的现金流应该是房企里面最稳健的阵营,有了充裕的现金流碧桂园在投资方面可以做到更加的多元化,因此碧桂园活下去是没任何问题的。

目前上半年数据来看,碧桂园仍然是位居行业第一,这一点也说明了其优秀的管理水平,在四五线城市市场极度下行情况下,销售端口依然保持火力。

5

金辉:非典型闽系

金辉控股,妥妥的闽系房企,早期跟福州巨头融侨有过一段时间的紧密合作,当年在福州的口碑一直不错,后续总部搬到北京之后一直比较低调。

金辉虽然规模不大,但是却跟传统搬迁上海的大部分闽系房企走的完全不同的路线,个人觉得在控制杠杆,财务风控方面金辉走在了闽系前列。

金辉上市之后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,2020年开始布局了多个城市,在长三角布局的几个项目都可圈可点,特别是产品打造方面有着巅峰时期融侨的影子。

目前跟金辉在职高管,离职高管也交流多过次,给我的评价几乎都是比较稳健。前期我们可以说是老板佛系,现在我们可以说是自律。

6

大华:民企后起之秀

大华给人感觉就是这几年突然冒出来的区域型房企,但是不阻碍大华的全国发展之路,从区域性房企到全国化房企的过度肯定有它的软实力在。

大华在扩张之前已经在大本营上海深耕了超过20年了,在城市更新+大盘营造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积累。

可能早期拿地较为便宜,积累了不少家底。大华集团的融资成本是5.19%,低于同期行业融资利率6.62%的水平,所以综合效益方面,作为后期发力的民企典范,大华还是拥有不小的后劲。

7

滨江:深耕型房企代表

在杭州,应该没人没听过滨江的名号了,一个能在一个城市做到极致的房企,也就只有早期的龙湖重庆了。

作为深耕型房企的典型代表,滨江在整体经营思路方面也是做大了极致。没有繁琐的管理流程,没有过多的包装宣传,只有实打实的产品交付能力。

我是个人亲自参考过杭州滨江的项目,不得不服产品的细节。滨江地产也是号称没有营销部的房企,可以说是完全依托口碑做大规模的。

滨江作为杭州房企,一个特别的城市。浙江民间资本雄厚,作为杭州一哥,滨江在资金方面背后资本雄厚,所以只要做好产品交付,规模跟风险完全可以做到平衡。

8

仁恒:披着外企光环的民企

仁恒置地,很多人都一直以为是外企,其实是一家非常有情怀的民营房企。早期深耕上海,南京多年,大陆最早做精装房的房企。

卖着全国均价最贵的房子,但也是被老业主带货率最高的房企,可见,仁恒打造高品质住宅的专一性以及市场的认可度。

在这背后,是仁恒奉行了28年的“产品主义”和“长期价值主义”。简单来说,不做高周转、不做高杠杆、不做低品质,坚持打造国际社区,为所在城市突破人居品质的天花板。

仁恒深耕一二线核心+一线周边三线城市为主,有效的在规模与效益两个方面得到的平衡,加上财务管控自律,所有在经营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多数民企。

我相信仁恒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典范,因为在高端产品营造方面,完全可以弥补多数高端市场需求,市场也需要仁恒置地此类型的房企。

总结

以上基本上属于目前综合来看,有实力+能力穿越周期的规模型民企。

当然,也有一些综合牌面不错,也有很大希望活下去的企业:比如:华宇集团 卓越集团 中骏集团等。

此类房企虽然没有上面说的综合实力强,但是至今也没有出现重大违约情况,只要调整得当,我相信也会有好的发展机遇。

还是那句话,我觉得民营房企一定有存在的市场价值,只是游戏规则有所改变,经营策略有所改变而已。 

对于今天的文章,大家有什么评价?欢迎留言告诉我们。

本文来源:地产一品塘

看完还有疑惑?房过户专业人员随时为您解答!
位用户正在咨询

房产知识

查看更多房产知识>>

2025年最新LPR利率一览表(附7月最新LPR及LPR利率历史数据)

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5年7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。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。
贷款知识 2025-07-31

房产证改成儿子的名字,要花多少钱?

父母的房产过户给子女主要有继承过户、赠与过户和买卖过户这3种方式,每种方式的费用是不一样的。
过户知识 2024-01-17

【房产过户】房产过户手续、费用、流程是怎么的?

房产过户是指以转让、买卖、赠与、继承等方式将房屋所有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,同时需要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。那么,房产过户的流程是怎样的呢?房产过户需要什么手续?房产过户费用和离婚析产过户费用是多少?房产过户时的税费是多少?
过户知识 2023-03-17

房产过户需要交哪些税?房产过户个税税率是多少?

在房产过户时,需要交的税主要有增值税、个税、契税,根据所购房屋的面积、性质、以及购房的资质,会有不同的税率。现在跟着房过户一起看看吧。
过户知识 2023-03-17

房产证上千万别写2个人名字,否则会白生出很多麻烦

现在很多夫妻或者情侣买房的时候,都会考虑要不要把2个人的名字都写上,好像名字写上才会有安全感。其实不然,根据最新的婚姻法规定,不加名字照样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。因此在房产证上千万别写2个人的名字,否则会白白生出很多麻烦。
买房知识 2023-03-17

2025年7月21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公告

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5年7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。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。
贷款知识 2025-07-31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