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主停贷事件或上升,国家出手保交楼!
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,毋庸置疑是那场万众瞩目的会议。每逢大会必求稳,这已是常态。如今这场会议近在眉睫,但尚有两个元素必须确保:边疆安定;百姓安居乐业。
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,毋庸置疑是那场万众瞩目的会议。每逢大会必求稳,这已是常态。
如今这场会议近在眉睫,但尚有两个元素必须确保:边疆安定;百姓安居乐业。
这也是为什么西藏新疆最近两周迎来首长密集巡视的原因,新闻已经展开过铺天盖地的报道。
而另一件也必须快速解决的事,就是安居乐业。复盘最近有影响的事件,毋庸置疑,楼市问题,正是现阶段有关百姓问题最大的事件。
这也是在大会之前,一定会解决的事情。所以,前天,一场“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的金融访谈,被刷屏了。
保交楼→保民生→保稳定。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,最终的核心直指稳定。而稳定,这一刻,比什么都重要。
那么,保交付怎么保?接下来会如何做?我们不妨稍微展开一下,细细的看一看。
在银保监会保交付的这几百字的新闻稿中,有几个点,我们需要关注。
第一,会议的主体,是银保监会,而不是住建部。这点明了,这一次,不只是楼市问题,更多的是金融系统的问题。
所以,主题是积极做好保交楼的金融服务。
这是因为这一次的楼市问题,主要是潮起潮涌的停Dai。但前提则是烂Wei,和延迟交付。
所以,这是从民生问题,延伸到的金融系统问题。
但是,住建部门此前对此事,一直都没有发声,可见对于延迟交付其实并无好的解决方案。
最终,只能从金融层面来解决问题。也就是钱的问题,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,都不算什么大事。
所以,银保监会一发声,大家的心里就有底气了。这也是为什么,之前一直沉默,在银保监会以后,忽然地方政府集体复苏的重要原因。
第二,在具体工作内容中,第一条核心内容,是“压实企业、股东等相关各方责任”。
什么是压实责任?
说的简单些,就是预售资金到底哪里去了?
盘查现有资金情况:是真没钱,还是摆烂;是挪用再投资了,还是挥霍了;能不能追回来;这是保交付解决资金问题最重要的关键点。
一个简单不过的逻辑是:TD是因为停工,停工是因为没钱。那么前期的预售资金哪里去了?
房子卖了,钱收了;但现在说停工就停工了,具体原因是什么?
所以,银监会的表述是“摸清情况、实事求是、精准施策”。
在盘清这些情况之后,再根据实际情况,解决资金硬缺口,这也是银保监会议的第二个关键点。
全话是,主动参与、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。
优质的企业,只是缺乏流动性现金流导致问题的,该贷款贷款,该救就救;
胡球弄的企业,该追责追责,该卖资产卖资产,该卖主体卖主体;
这才是摸清情况,精准施策。
第三,《矛盾论》告诉我们,解决问题时要分清主次矛盾。
大范围停D的核心是不能交楼,所有主要矛盾在开发商,而不是个体停D。
但现在的问题是,房企问题是系统性的,而不是个别企业。
所以,解决起来,也注定是一个时日持久的过程。
很显然,和眼下的赶时间并不完全相符。
所以,我们可以大胆预测,在银保监会定调之后,下一步的救市,大概率将是房企和个体两步走。
当救房企不能立竿见影时,就不得不考虑另一个角度,那就是个体的角度。
很多机构和经济学家都测算过,这一次的断供,牵涉的资金总量,大约在1.5万-2万亿。
所以,核心的问题就在于,这2万亿,在银行资金硬核救助,地方政府全力救助之后,银行能不能计提?
也就是断供的结果记入银行坏账,然后印钱慢慢稀释。
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如果可以计提,那么会出现的连锁反应是什么呢?
这几天坊间盛传的高盛的那个策略,虽然过于乐观,但有一点是可取的。我们可以再做一下推导:
第一步,可以允许购房者违约,这等于是国家托底。
房地产和股票都是信心市场,在危急时刻,政府一定是恢复信心的最后救赎人。
并且一定不能记入征信。因为这是被动违约,并不是主动意愿,是烂尾导致的财产破损后无奈行为。
第二步,归还购房者首付款,这是信息恢复之后的实质性动作。
由政府托底后,这个首付款会再次进入楼市,这是盘活楼市现状的关键一环。
如果购房资金全部沉淀在烂尾楼上,只能是会和烂尾楼一起,双双变成沉没资产,对市场毫无帮助。
但是,当这些资金再次进入楼市,则是推动楼市进入正向循环的重要步骤。
只有楼市正常运转起来,很多东西都可以慢慢解决,怕的就是丝毫不动,那么就毫无办法。
这个方案堪称上上策,但是过于乐观。
但是,允许违约,银行计提,则是很有可能的方案。
2015年去库存,用的方式是发放基础货币,通过货币化安置进入楼市。
2008年次贷危机,美联储充当的是最后贷款人。
这一次楼市危机,从对经济的影响上来说,比2015的高库存要严重的多。
最终:
1、2万亿计提,货币兜底,印钞稀释;
2、不上征信、退回首付,恢复楼市循环。
这是解决眼下问题,最为关键的两个步骤。
说白了,对于潮起潮涌此起彼伏的断供事件,情绪已经到这里了。
文章来源于米宅 ,作者十一侠